IMG_6011.jpg

步道資訊:

捎來步道:

捎來步道位於台中市和平區谷關地,步道名稱以當地部落頭目之名發音取為「捎來」。 步道有二處登山口,分別經過谷關吊橋及捎來吊橋,沿途林蔭茂密,遠山青翠,綠意盎然,可欣賞大甲溪風光,溫泉飯店林立,谷關風光盡收眼底,春天櫻花嬌艷綻放,秋天楓紅繽紛,景色美不勝收。

里程:1.5公里,高度落差:125公尺,所需時間1小時。

德芙蘭步道:

「德芙蘭」浪漫又洋派的名稱,其實是原住民泰雅族松鶴部落的舊稱。
德芙蘭步道是松鶴部落在921地震後,為振興地方觀光產業所規劃的生態步道,大部份路段係以台電保線路加以改建,利用山上就地取材鋪設而成的石階步道,十分古意自然。全程綠蔭遮天,涼風徐徐,動植物生態極為豐富,步道建於谷關七雄之一的「東卯山」東南面大崩壁之處,東臨大甲溪,風光壯麗,是一條極為適合闔家共遊的清幽好去處。

里程:3.05公里,高度落差275公尺,所需時間:2小時

 

IMG_6013.jpg IMG_6026.jpg


[遊記]

一夜大雨過後,天氣終於放晴,大清早的谷關瀰漫著悠閒的氣氛。既然老天爺給了我們一個好天氣,那就一切照原定計畫進行:先走捎來步道、再回來泡個湯、然後走德芙蘭步道後回家。

谷關的捎來步道和大雪山的鳶嘴稍來步道雖然名字很像,不過是二個全然不同的步道,捎來步道屬於親子健行的路線,適合泡湯後稍事運動一下,鳶嘴稍來步道則是挑戰度高的路線,不僅路線長,坡度落差也大,還需要手腳並用,是條挑戰級的路線。

捎來步道雖然是輕鬆走,不過因為路線短、高低落差也不小,因此還是需要一點體力。一般建議從郵局旁的谷關吊橋進入,然後從四季溫泉對面的階梯下來,走起來會比較輕鬆有趣。步道的前二百公尺是平緩的步道,接下來便是一連串的階梯爬升,走起來還是需要一點體力。依照慣例,團長和副團長一馬當先,等到我們上到最高點的涼亭時,水已經燒開、茶也泡好了。一番閒聊之後,養生大師便帶著大家練起氣功來了,趁著天氣好,吸收一下森林的芬多精。

捎來山頂的涼亭旁,也是谷關七雄-波津加山的步道入口,不過光聽名字就知道這條步道不好惹,可能要等我們再練一練,變厲害了再來挑戰。

從山頂下山便是一路的階梯往下,參山國家風景區在這裡設置了階梯的步道,雖然好走,不過坡度較陡,走起來也比較無趣。回到飯店後,我們趁著退房前的時間(11:00),洗個澡再泡個湯,可惜的是大眾池早上在清洗,只能在浴室的小浴缸裡享受一下舒服的溫泉。

IMG_6010.jpg IMG_6011.jpg IMG_6012.jpg

IMG_6013.jpg IMG_6014.jpg IMG_6016.jpg

IMG_6017.jpg IMG_6019.jpg IMG_6020.jpg

IMG_6022.jpg IMG_6023.jpg IMG_6024.jpg


接下來我們便往第二個行程--德芙蘭步道前進,考慮到天候不佳下午可能會下雨,先在便利商店購買了午餐。

德芙蘭步道的入口在松鶴橋的對面,入口的道路狹窄還有陡坡,車開起來讓人有點擔心,不過裡面的停車場還不小,可以停放超過十部以上的車沒問題,停車場旁還有廁所可以方便。

研究好地圖後,我們決定逆時針走一圈,在最高點的涼亭吃午餐、泡茶,然後下山。步道的入口在往露營區的車道旁,有清楚標示,但出發沒多久,我們便遇到第一個難關:道路被水給佔據,原來的小溪已經變成嘩啦啦的瀑布,考慮到安全我們決定撤退,從另外一端上山。

步道另一端的入口在廁所右邊,沿著小路走,會經過荒廢的農園,沒想到往前走不到500公尺,又遇到跟剛剛一樣的狀況,道路便水路,這幾天的雨時在下太多了,山上的水已經累積到一定的量了,所以便成了一個嘩啦啦的瀑布。雖然有點掃興,但其實還蠻美的,有點奧入瀨溪秘境的感覺。


IMG_6027.jpg IMG_6028.jpg IMG_6029.jpg

IMG_6032.jpg  IMG_6036.jpg IMG_6039.jpg

IMG_6040.jpg IMG_6041.jpg IMG_6043.jpg 

IMG_6035.jpg


最後我們決定轉移陣地,換到東卯山步道,找一個適合的地方吃午餐。

登山的人的話真的都只能聽聽,原本說只要走一小段的,沒想到一走就是1.5公里的上坡,最後我們走到東卯山的登山口,用了午餐、喝了茶,留下一張東卯山登山口的合照,便打道回府了。

所以第二天的行程是:探路行程,留待下次天氣好再來。

IMG_6046.jpg IMG_6047.jpg IMG_6048.JPG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iamafon 的頭像
    iamafon

    峰迴路轉_浪跡天涯

    iamaf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